ISOl4001产生的背景
80年代起,美国和欧洲的一些企业为提高公众形象,减少污染,率先建立起自己的环境管理方式,这就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雏形。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"环境与发展"大会,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了大会。会议通过了"21世纪议程"等文件,标志着在全球建立清洁生产,减少污染,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体系开始,也是ISOl4001环境管理标准得到广泛推广的基础。
ISOl4001带给企业的效益
获取国际贸易的"绿色通行证"
增强企业竞争力,扩大市场份额
树立企业形象
改进产品性能,制造"绿色产品"
改革工艺设备,实现节能降耗
污染预防,环境保护
避免因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
提高员工环保素质
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
减少环境风险,实现企业永续经营
遵循与国际规则一致的原则。由于认证制度与世界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为使ISOl4001实施有效地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,有力地推进我国与的经贸关系,研究并遵循国际惯例,与国际认可规则保持一致,是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认可制度的重要原则;
ISOl4001与我国的法律法规
ISOl4001系列标准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要符合所在国的环境法律、法规及有关标准,要求组织在环境方针中对遵守法律法规予以承诺,确保组织的环境行为不仅现在符合,将来也能够满足法律与政策要求。对环境管理体系咨询师来说则清楚地了解本国的环境法律、法规及相关标准,掌握切实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才能够胜任认证咨询工作。
企业如果获得了ISOl4001的认证证书,就等于获得了一张出口的“绿色通行证”,从而避开发达国家设置的“绿色贸易壁垒”。
增强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。针对我国普遍存在的企业员工环境意识不强、相关技能培训不够的现实情况,依照ISOl4001的要求培养员工的环境意识,在工作中考虑环境效益是非常必要的。